迷失方向:第四话 怎么进来的

 何谓“朋友”?中国最早的经书之一《周易·兑卦》中有“君子以朋友讲习”一说。其实,朋友之间的“讲习”(共同学习、切磋)固然时有,更多的则是生活的互助和情感的交往,连词典都把“朋友”解释为“彼此之间有良好关系和情谊的人”,讲究的就是两人之间的肝胆相照,同心相契。似乎不需要私拆信件、偷窥日记,也不需要非法调查、跟踪刺探,朋友之间近距离接触、长时间交往,无意间会掌握对方大量的纯属个人的私情,甚至基于信任,朋友间常会向对方主动“全盘托出”某些绝非他人可以窥探的秘密。对朋友的隐私绝对要守口如瓶,滴水不漏,唯有如此,才能彰显出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情。罗曼·罗兰曾经对斯蒂芬·茨威格讲了一些朋友之间才讲的私情,但是,茨威格没有辜负罗曼·罗兰的信任,他在写《罗曼·罗兰传》时,没有哗众取宠,随意就把大师的隐私出卖给公众。1919年11月,茨威格致函罗曼·罗兰:“关于您的那本书,我拖了很久,因为我想尽量不要以知情人的面貌出现,不要泄漏您完全处于好意告诉我的事情。”这段文字虽说平实无华,但令人动容,因为茨威格的人格显得非常高尚:他是一个真正的有道君子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评论